2025年4月20日,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水利厅联合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水利信息中心、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州市钟楼生态环境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江苏省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在常州市钟楼区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式现场)
本次赛事吸引了全省14—17周岁在校中学生的广泛参与,共征集到涵盖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等多个领域的创新项目761组,展现了江苏青少年在水科技领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致辞)
开幕式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苏交出了“水清岸绿”的时代答卷,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达到优级、再创新高,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继续稳定在Ⅱ类,太湖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本届赛事作品的选题如利剑破题,直指工业节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治水难点;研究如夯土筑基,作品大多历经了长时间的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情怀若春风化雨,那些夹在报告中的田野手记,让科技闪耀着人文温度。
(江苏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黄俊友致辞)
江苏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黄俊友在致辞中表示,江苏全省境内,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四水俱全,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9%,水利和生态环境部门长期致力于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对于各位参赛同学们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展示机会。在这里,你们的每一个发明、每一个创意,都有可能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金钥匙。
(启动仪式)
(选手答辩)
参赛选手现场随机分为3个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和陈述。评审专家从选题合理性、发明创新性、研究科学性、实践应用性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选手答辩)
本届赛事的参赛作品包括水净化、水资源监测、水生态修复等内容。参赛项目既有智能节水马桶、户外自制净水器等这类创新实用的发明,也有从“菌临添虾”谈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未来、小球藻和螺旋藻对水质改善的实践探索等这类理论研究报告,充分体现参赛青少年选手对水环境保护的深入思考与实践能力。
随着赛事的深入推进,江苏青少年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美丽中国”的青春答卷。获奖名单及优秀项目展示将于近期通过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官网等平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