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科普领航员”培养工程小组研修活动(小学组、高中组)成功举办

2025-07-10 17:45:53 浏览数:24

2025年7月7—9日“江苏省科普领航员”培养工程研修活动(小学组、高中组)分别在泰州市凤凰小学、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顺利开展。

1752140499577.jpg 

小学组研讨现场 

 

1752140535271.jpg

高中组研讨现场

1752140564831.jpg 

小学组导师任祖平教授作分享

 1752140585158.jpg

小学组导师卢新祁老师作分享

 1752140597198.jpg

小学组导师陈国松教授作分享

 1752140626965.jpg

高中组导师解凯彬教授作分享

 1752140641047.jpg

高中组导师薛念华教授分享

几位导师围绕人工智能走进中小学主题,带来了极具价值的见解与指导,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指明了方向。任祖平教授提出,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需更新教育理念,将AI与科技教育深度融合,在注重实践的同时积极应对挑战,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思维。陈国松教授聚焦教育部相关部门近期发布的三份重要文件——《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进行深入解读,为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提供坚实的政策指导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卢新祁老师在分享中详细介绍了AI软件在优化论文、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鼓励教师勇于探索实践,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智慧教师。薛念华教授分享了出版书籍的心得,指出书籍可成为方法论载体,构建系统框架十分重要。解凯彬教授分享了在大学科理念下的STEM教育及实践,结合国际教育发展特点与趋势,呼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在分组研讨中,培养对象围绕日常教学创新、科技活动组织情况展开汇报和交流。在教学创新方面,他们围绕素养导向创建3D数字人智能助教,借助智能体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在活动组织上,开展了参与竞赛、举办讲座、组织科普巡展等多样化的科技活动。同时,培养对象们也坦诚地谈及了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针对培养对象们的分享,专家们一一进行点评,并在课程建设、结合地方特色发展、AI工具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规划与建议。

研讨结束之后,导师和培养对象们参与了由承办单位组织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强学习互动。

 1752140671136.jpg

参访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姜堰区院士旧居

1752140681401.jpg

聆听方成院士报告

 1752140703217.jpg

小学组导师及培养对象合影

1752140730717.jpg

高中组导师及培养对象合影

学员们表示将把在研修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以院士们为榜样,奋勇前进,勇于创新争先,努力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为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