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坚

江苏苏州 太仓市实验小学
简介

张勤坚,男,1967年生,本科学历,太仓市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信息技术特级教师,长三角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特约撰稿人。曾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支教先进教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苏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自1986年中师毕业进入太仓市实验小学以来,一直工作至今。以下,就我个人工作中的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汇报:

在我35年的教学生涯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6-1992年,我先后任教小学数学及科学等科目,并兼职学校电化教育的管理和课件制作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1993-2003年,我成为一名市里第一位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开始了边学边教边研究的探索之路,在多媒体软件设计及社团活动领域崭露头角,获奖无数,并于2022年获评苏州市首批大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今,在继续任教信息技术学科的同时,担任学校信息办主任三年,完成了学校苏州市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到示范学校创建的三级跳,并先后成为洪恩软件、浙大教育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验单位,首创的学校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是市内最早完成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全员培训的示范性学校;担任教科研主任的十年间,先后完成了“草根化”校本研究、城乡一体化系列研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及研学旅行课程研究等一系列的国家及省级重点课题的核心研究,并获省市多项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主持了基于创新实验室的跨学科融合深度融合教学方向的苏州市前瞻性项目的研究,并先后完成了学校省级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和苏州市智慧校园四星学校的创建,获评2018至今连续四年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特色单位。

首先,是尝试了从社团和竞赛为主向课堂普及型科普教育的转型。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便参与学校计算机方向社团的教学活动,但苦于自身能力的零起点,我与孩子们一起听外聘老师上课,做好辅助指导,并逐步积累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执教水平。那种后期直追追不上的失落和迷茫,一度让自己试试有放弃的念头闪现,坐得板凳十年冷的决心和耐得寂寞的坚韧,让我坚持了下来,并在2005、06年开始得到回报,曾连续七年获得苏州市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的一等奖第一名。

当然,这样辉煌的成绩,绝非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学校信息三人组集体的力量。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领头羊,我开始思考团队建设和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带队风格。于是,便有了2017年度的全国青少年编程一等奖,个人也获优秀辅导老师称号。还有了省市级创客类竞赛的一、二等奖,有了NOC竞赛的一等奖等一系列的奖项。

2018年,作为苏州市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创意编程”的出卷人,通过比赛,逐步主导了苏州区域内小学生创意编程竞赛从“刷题”式向创意设计方向的转变。并把这一理念以“为孩子们设计平民赛题”为题,发表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积极倡导中小学的创意编程设计,要更多关参与群体的普及性,关注创意作品的成果表达等等,成为当下儿童创意编程设计的一种主流意识。

其次,是逐步形成了基于名师工作室等学习共同体的协同发展之道。

自2010年以来,我领衔了苏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还先后担任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综合组)主持人(2014年至今),担任第三、四、五届的省级乡村骨干培育站主持人,担任苏州市特后提升班导师,担任太仓市高研班、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主持人……

在工作室日常研究和活动过程中,我极其重视年轻教师发出的声音,并给予他们更多充分表达和试错的机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让“后喻文化”成为我们共同体一种传统,充分给予每一位老师充分表达的机会,让每一位老师成为学习和创作的主导,成为我所带领的每一个学习型共同体组织的文化基因。

因此,我们的共同体里面,涌现了一大批省市两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基本功竞赛和评优课的一、二等奖选手,培养了十多位市学科带头人。而我,也在于青年才俊们的每一次交往中得到启发,收获成功。

第三,是积极参与省青科协组织的各级各类学术和竞赛活动拓宽视野。

2020年6月,我有幸受聘成为江苏省青科协人工智能专委会的首批委员。在专委会成立大会上,我应邀作为一线教师代表,与院校专家同台演讲,就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各种可能性做了交流,随后,又先后参与了省青科协中小学“首届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的评选意见及方案的研讨工作,并作为项目评委参与了线上线下的两轮评比工作。还多次参与了协会组织的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前瞻性学术交流。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系列专题文章,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及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学技能以及年度展望等内容,发表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